“WINDHAUCH, WINDHAUCH浮生栩栩” rechenberg艺术系列秀在北京时装周圆满呈现


"虚空的虚空,传道者说,虚空的虚空,一切都是虚空。人在日光之下为所得、为心中思绪所辛劳,又能得着什么呢? " 



近日,被《欧洲时报》誉为“服装雕塑家”的德国设计师凯瑟琳•冯•瑞里博(Kathrin von Rechenberg)携其“WINDHAUCH, WINDHAUCH浮生栩栩”系列在北京时装周圆满呈现,42套精心制作的艺术服装,在北京隆福寺的红墙檐角和落日余晖下,呈现了一场穿越时空、融汇古今的视觉诗篇。本次大秀设计师凯瑟琳大规模使用欧洲古董蕾丝,并将其与中国手工染布拼合、镶嵌,形成了一种跨越时空的材质对话。



与挚友安妮·玛丽·德·容赫(Anne Marie de Jonghe)的夏日邂逅成就了这场大秀。比利时蕾丝世家“Manufacture de Dentelles Veritables De Jonghe & Lanckman”自19世纪中期便以手工蕾丝贸易闻名,并将作品销往巴黎高级时装屋等地,如今步入高龄的继承人安妮因无子嗣,致力于将家族遗产捐赠给收藏馆与博物馆,以延续这一传统。凯瑟琳深受触动,同时也领悟到生命的荒诞:那些以超乎寻常的耐心与技艺织就的完美之作,正在濒临消逝。




如同巴洛克时期佛兰德斯虚空静物画 (Vanitas) 在描绘奢华时暗含无常警示,凯瑟琳以同样的精神构建本季系列。她将奢华材质与繁复工艺交织,精准捕捉那份脆弱之美。看似简约的廓形之下,“螺旋剪裁”赋予面料优雅的动态与克制而流畅的体量。对比成为核心语言:柔软的羊绒映衬光滑皮革,纤弱的蕾丝与坚韧马海毛交织,呈细微晕彩的丝绒与手工染色的欧根纱相融。




系列的核心,凝结于两种古老而珍贵的材质:19世纪比利时手工编织蕾丝与紫草染制丝绸。它们以各自最精致的形式,诉说着对优雅与美的永恒追求。蕾丝,如风纺亚麻般纤细空灵;丝绸,染就那曾专属王室的、如雾般深邃隽永的紫草华彩。然而,这两种瑰丽之物自身便隐喻着脆弱——蕾丝工艺濒临失传,紫草色泽遇光即褪,美之存在,如同气息般短暂易逝。



多年来,凯瑟琳深耕中国传统面料尤其是香云纱的创新应用。她多次在广东顺德研究莨绸染色工艺,更将工作室长期设于北京,持续探索中西纤维艺术融合的新可能。而这一次,她将来自欧洲的古老手工艺与中国传统面料如香云纱、红云纱等巧妙结合,在设计中融入了五倍子、紫草等天然染料工艺,呈现出灰紫、赭黄、墨黑等沉静而富有层次的东方色调。



本次系列如一阵清风,引领我们驻足良久。在永恒的空虚与短暂的绚烂之间,体悟美的真谛,并将其紧握于此刻。

  收藏   喜欢   编辑

文章更新于 2025-09-16 17:11:33

无评论数据!

Copyright 2011-2022 版权所有 Lofficiel.cn 京ICP备2022026813号-4

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208号